儋州市海头镇 海头镇位于儋州市西南部的珠碧江畔,距市政府所在地那大镇80公里。西面濒临北部湾,为天然港口。东面与雅星镇接壤,南面与白沙县、昌江县隔河相望。地处丘陵地带,地势东高西平,平均海拔35米,土壤是滨海沙土,属热带季风气候。全镇土地面积为198平方公里,辖管14个村(居)委会,共52个自然村,总人口为44180人。
海头镇海岸线长30公里,港外为北部湾渔场,每年春夏为捕渔旺季。海南、广东、和广西的渔船密集港口。海头镇主要的海产品为马鲛鱼、鲳鱼、石斑鱼、门鳝鳔、鱿鱼、墨鱼、红鱼、对虾和螃蟹等,畅销省内外。境内有鲍鱼育苗场4个,共有10000立方米的育苗水体。高位池养殖面积为850亩;低位池养面积为500亩。全镇有机动渔船250艘,840匹马力。年水产品产量达到28000多吨。
海头镇现有耕地面积12万亩,其中有橡胶面积为8000亩,甘蔗面积为7万亩,占儋州市甘蔗年总产量的40%份额。水稻面积15000亩。2000年海头镇进行了初具规模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枫根村、打花村等村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加了2000元。2005年,海头镇继续以“抓基地出示范;抓规模出效益”为发展模式,重点抓好打花400亩、珠江600亩的香蕉基地;鸿沟地500亩、岛村低山地100亩的瓜菜基地的建设;抓好盐丁、万头500亩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全镇现共有香蕉2000亩。从2000年起,海头镇以“服务三农,加快农村地区发展”为出发点,以打花村为试点,引导农民建设文明生态村,把发展生态经济摆在突出的位置,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种植业;发展无公害的热带农产品;发展农户庭院经济;发展以生态为主导的绿色小康,利用海南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优势,发动群众改善生活生产环境,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镇境内有蓄水量达2503万立方的红洋水库,可灌溉大部分的农田,发展农业的条件比较优越。种植的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甘蔗和西瓜籽。1999年7月30日,在省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批准了《实施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纲要》指出:近期“大搞植树造林,实施300万亩浆纸林工程”,在生态产业建设中“浆纸林工程要营造以马占相思、桉树、加勒比松为主的浆纸林,年产木材300万立方米,为金海造纸厂提供造纸原料”。为此,海头镇在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以存量换增量,以增量促发展”的思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培育一批节能、生态、保水的重点项目,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依托洋浦金海纸浆厂这个龙头企业,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把发展桉树和保护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坚持以林业作为增加该镇农民经济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决心大力发展林业。截止2005年,全镇共落实桉树造林面积35000亩。2005年10月,儋州市“乡镇公路桉树绿化示范路段工程”在海头镇启动,这一工程给全镇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原动力。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委、镇政府的群策群力下,全镇上下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热忱欢迎各界人士、企业来海头镇投资,以此来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将海头建设成为儋州市的发达滨海城镇,为儋州市冲刺中等城市作出贡献!
copyright dedecms
李大誉镇长
吴壮海书记
电话:0898-23611334
地址:儋州市海头镇
本文来自织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nzhou7.com/view-527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