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涌,携思与君行。5月28日,2021“禧福祥·正青春——西凤酒15年6年陈酿品牌面市20年”全国散文大赛采风团来到古雍州凤翔,寻觅酒香,轻抚凤柳,探访泥塑的前世今生。 织梦好,好织梦
“竹篮打酒一滴不漏” 内容来自dedecms
采风团一行乘车驶进柳林镇,浓郁的酒香就从车窗挤了进来。大家迫不及待地下车,寻找味道的来源。步入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一位作家说:“中国的饮酒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无论王侯将相亦是寻常百姓都能与它恣意同醉。自从世间有了酒,中华文化便带上了一缕独特的酒香”。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讲解员李一佳一边让大家品尝68°的西凤原浆酒,一边介绍说,北宋文学巨匠苏轼曾在凤翔出仕,在任期间留下的诗文中,赞美西凤酒的诗作不计其数。“花开酒美曷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临池饮美酒,尚可消永日”、“不如此台上,举酒邀青山”等,都是在品饮了西凤酒后写成的佳句名篇。近代作家杜鹏程在参观西凤酒厂后,发出“酒是诗人的好朋友”的感叹。从历史到当今,从古人到现代,品饮西凤酒后创作赞美西凤酒的文学作品就像西凤美酒的历史一样源源不断,长留不息。
dedecms.com
大家在直径2米-2.5米左右的柱体容器——“酒海”前驻足不前。李一佳说,酒海是历代西凤酒作坊储存和运输酒的最佳容器,是世界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好、容量最大的储酒容器。它用荆条编织外壳,采用鸡蛋清、血料、石灰等作为粘合剂,在其内壁用白棉布、麻苟纸手工糊裱百余层,令其密实无缝隙,并用菜籽油、蜂蜡等裱涂内壁而成。特殊的制作工艺,使酒海呈现出一个神奇的现象——“装酒滴酒不漏,装水挥失殆尽”。这种办法造就了酒海“会呼吸”的神奇。通过“呼吸”,酒海中的西凤酒完成了去陈除杂、熟化增香的过程,促进了酒的老熟。
内容来自dedecms
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副书记党委副书记郭拴新自豪地说,今天的西凤,正在焕发出朝气蓬勃的发展活力,市场销售与日俱增,生产规模不断壮大,酒城建设如火如荼,名酒复兴指日可待,老牌名酒西凤正在实现凤凰涅槃,耀世新生。 本文来自织梦
杭州西湖的“姊妹湖”——凤翔东湖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在凤翔东湖景区,采风团成员汤汤一下子被恬静典雅的景致所打动,大赞说不虚此行。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据介绍,北宋仁宗嘉祐六年,大文豪苏轼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时(公元1061年),因喜爱当地饮凤池的美景,遂倡导官民广地扩湖,增建亭舍,培植花木,使饮凤池成为“风绕微波绿满池,倚风杨柳舞频欹”的园林美景。在疏浚凤翔东湖二十七年后,苏轼又在杭州疏浚了西湖,因而东湖与西湖并称姊妹湖,便有了“东湖暂让西湖美,西湖却知东湖先”的说法。苏轼在凤翔期间所著诗文大概130余篇,其中著名诗文“三记一论”《喜雨亭记》、《凌虚台记》、《凤鸣驿记》、《思治论》等诗篇千古传唱。
织梦好,好织梦
dedecms.com
目前,东湖占地面积 32万平方米,湖水面积10万平方米,湖岸柳树成荫、松柏常青、鲜花点缀。景区内亭、台、楼、阁、桥、堂、轩、榭等古建筑别具一格,精巧雅致,是集历史、文物、科学、艺术、风景、旅游于一体,堪称我国北方古典园林的优秀代表。
灵巧的双手描画出美丽乡村 内容来自dedecms
当日下午,采风团成员又乘兴来到六营民俗村。
本文来自织梦
胡锦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术家胡新民的儿子。自从大学毕业后,他子承父业,和家人一起从事泥塑文化的传播。
他详细介绍泥塑的制作工艺和产业发展情况。看到这个被称为“泥货”的传统瑰宝,要经过制模、翻坯、粘合成型、精抛、彩绘、勾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才能面世。采风团员程红梅说:“真是精思巧构的宝贝”。 copyright dedecms
六营村泥塑制作历史悠久,诞生了多位全国著名的泥塑大师,被誉为“中国泥塑第一村”,全村有80%的村民从事泥塑工艺品制作,年销售泥塑产品50多万件,远销海外。近年来,凤翔泥塑在继承传统手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泥塑种类达二百多种。 copyright dedecms
在一户制作泥塑的人家,两名妇女正在赶制泥坯,吸引了采风团成员的目光……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晓光 漫画作者王阔
【随笔】 内容来自dedecms
凤翔之行,缘于文化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文/鲁秦儿
多年前曾去过凤翔,亦是走马观花,却不懂凤翔的文化。这次凤翔之行,而是奔着它最深层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去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关于凤翔,首先了解到,凤翔,古时候称“雍”。是周、秦发祥之地,赢秦创霸之区,是华夏九州之一,是现今陕西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 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可谓是块风水宝地。 内容来自dedecms
再说说凤翔名字的由来吧。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善于吹笛,引来善于吹箫的华山隐士箫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凰飞翔而去,唐朝时取此意叫凤翔。原来,凤翔的名字还关乎于如此唯美的爱情。再看看凤翔的街头,标志性的吉祥物就是那一个个多姿多彩的凤凰!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每一个地方,都有闻名的风景,凤翔就有最有名气的三绝,它们是姑娘手、西凤酒、东湖柳。
酒是一种味道、一种诗意,又是一种文化。大家都知道李白无酒不成诗,有酒诗百篇。他曾对天发问:“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他对地豪言:“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有美酒,就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于是,我们来到了西凤酒厂,见识到了西凤酒的精密生产工艺。车间工作人员不多,因为多个工序用的是先进的自动化,关于白酒的勾兑,是勾酒师通过识酒和自评、白评、集体品评等形式的确定基酒配方,经公司评酒委员品评和分析检测后,才能用于大勾,是如此的缜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西凤酒选用的是特有的酒海来储存白酒的。西凤酒的外观包装也是经历了多次的材料革命。最后品尝了西凤酒的原浆,真乃是:醇香芬芳,清而不淡!
当提到东湖,就会想到诗人苏轼。北宋时,大文学家苏东坡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时,倡导修筑扩建饮凤池,植细柳,载莲藕,修筑君子亭、喜雨亭等秀丽的亭台楼榭。因距府城东门只有二三十步远,又改名为东湖。二十年后,这位老人家又在杭州修建了西湖,与东湖称之为姊妹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西湖的水,东湖的柳。 copyright dedecms
东湖美景如画,水清如蓝。湖里的片片荷叶与水交融,岸边的古柳摇曳,一座座精美的小亭子镶嵌在湖边,建造的别具匠心,透露着古朴和典雅。当我站在断桥亭上稍息时,就会联想到苏轼的诗:吾家蜀江上,江水清如蓝。 尔来走尘土,意思殊不堪,况当岐山下,风物尤可惭…… 本文来自织梦
离开了东湖,我们走访了在凤翔的六营村,这儿就是姑娘手的圣地,剪纸、草编、布制品、刺绣、脸谱等等 。这些精美的手制品,让凤翔有了“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誉。泥塑村是必去的。在这个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会做泥塑的村子,我们看到了技艺精湛的手工艺人。 dedecms.com
一进泥塑村,在大门的左手旁的一间小房子里,我们看到有两位六荀的老人正在做泥塑。里面摆着各式各样的模具,老人正专心的“耍泥巴”,房子里有做好的各种各样的“小猫、小狗”,见我们进来,立马停下来,洗了手,顺手拿起加工好的泥塑,给我们讲解制作的过程,当然,我们是要去他们村“著名的”艺人且曾参加过春晚的胡新明的作坊去看一看的,这位民俗文化传承艺人,他创作的泥塑羊曾被选为羊年生肖邮票图案,如此壮举,让凤翔的泥塑在海内外扬了名。据说他的创作灵感基本来源于生活,比如看到一个物件,或听了一首曲子,他都会从中体味到艺术的深厚,从而把这些元素加入到他的作品中。在他的作坊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个生动形像的泥塑,还看到了好多“荣誉”,这位手工艺人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有的自身权益而注册了商标牌。同时也为家乡带来了无限商机,为村民致了富。
凤翔,因有了民间的匠人和工艺,使这座城更有了一种淳朴。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anzhou7.com/view-1381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