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艺术论坛——漫谈新秦腔隆重举行。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尚洪涛 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西安新闻网讯 由文化和旅游部、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的“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已于15日睌盛大开幕。16日,题为“秦腔艺术论坛——漫谈新秦腔”的学术活动在陕西省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办。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陕西省艺术研究院、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青海省艺术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研究所联合主办,陕西省图书馆协办。
dedecms.com
论坛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戏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会会长王馗,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柳萍,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秦腔艺术协会副主席李梅,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顾问王正强等四位重量级嘉宾围绕“新秦腔”从学术上进行了探讨。李梅院长“唱响‘新秦腔’,永远跟党走”的演讲,从“新秦腔”的提出、“新秦腔”的发展阶段及艺术实践、秦腔现代戏创作感悟三部分,回顾并总结梳理了自民众剧团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80多年的艺术发展历程。柳萍副厅长以“培根铸魂,守正创新”为题,分享了宁夏秦腔现代戏“三部曲”《花儿声声》《狗儿爷涅槃》《王贵与李香香》的探索与启示,她说《花儿声声》空间的自由性、《狗儿爷涅槃》新颖的叙事结构以及《王贵与李香香》表现样式的现代性均为宁夏秦腔人在坚守戏曲本体基础上的大胆尝试,接下来宁夏还将创作新编历史剧三部曲等。王正强主席谈了自己对“新秦腔”这一概念的理解,他认为所谓的新秦腔应是在继承传统旧秦腔基础上,通过改革发展,具有一定时代精神的秦腔艺术。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一点一点的优胜劣汰,一步一步的超越传统,一段一段的接近或者实现这一新秦腔的愿景。王馗所长认为新秦腔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概念,现在的新秦腔应该是对旧的戏曲艺术的不断注入和创新发展,并从非遗保护的角度谈了对于秦腔艺术,对于中国戏曲保护传承问题,提出今天的戏曲艺术应提倡多样化,通过多元观照把戏曲艺术体系充分建构起来。 内容来自dedecms
本次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呈现。论坛反响热烈,观众与专家互动积极。互动环节中,观众提出了“新秦腔与传统秦腔艺术如何完美结合”“秦腔从什么时候开始由声腔的概念变成剧种的概念?”等等许多专业性的问题,嘉宾一一给予了精彩解答。 内容来自dedecms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职茵